Charm of ancient city
古堡魅力
CHARM OF ANCIENT CITY
山西沁水“湘峪古堡”,位于沁水县东南部的郑村镇湘峪村,处于沁水、阳城、泽州三县交界点,东与泽州县接壤,南与阳城皇城相府相邻,西与赵树理故居邻近,有着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区域优势,是明代后期户部尚书孙居相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兄弟的故里。古堡建于明万历42年(公元1614年),已有400多年历史,古城堡占地面积32500平方米,景区总面积100000余平方米。
湘峪原名“相谷”,因为村周山环水绕,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"山"和"水",是谓湘峪。湘峪,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东南65公里的虎山脚下,孙氏兄弟先后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、右都御史、佥都御史,是少数同朝为官的现象。“湘峪古堡”周边山峦叠嶂,苍松翠柏,西有虎山,北面卧凤,南山藏龙。其山二龙戏珠,其水五龙相汇。青山绿水,环境优美。民间有“十山九回头,辈辈出诸侯”的传说。
湘峪村先后被授予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、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、“中国景观村落”、“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村”、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、“全国生态文化村”六个荣誉称号。
“湘峪古堡”是一个古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旅游区,它以精美的木雕、砖雕、石雕和高层建筑为特色,被有关专家誉为“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”。
地理概况
湘峪古堡地貌类型为山地与河谷两类,属于低山丘陵区,地势北高南低,湘峪河是由五股清泉汇聚而成的河溪。古堡四面环山,山体之上苍松翠柏,满目葱郁,山脚流水潺潺,声如琴瑟,村外自然环境优美,空气清新,村里层楼叠院,倚山建筑的民居错落有致,登高远眺,古堡与自然山色交相辉映,尤如一幅美丽的画卷,令人赞叹。
主要建筑简介
民居
湘峪古堡内至今仍保存着规模较大的明代民居古建筑群,主要有:帅府院、官宅院、双插花院、私塾院、天绘图院、视履考祥院、邀月楼院等。
官宅院,为孙鼎相的居所,因其排行老三,又称“三都堂”、其中的瞭望楼俗称“一览楼”,是古堡中保留的较为完整且具有专业防御元素的建筑,正房高达五层,雄伟壮观。
双插花院,又称探花院,其建筑形制有别于传统四合院式建筑。该院主楼坐北朝南,东西两端各建四层高楼,居中建三层楼房,高低错落,东西高,中间低,互相联通,融为一体,是迄今所见具有浓郁西式建筑风格的明代建筑。
帅府院,位于古堡的西南部,该院大门朝南,由西院、东院两院相连,是守护这座古堡的高指挥部,明朝也叫“卫所”,两厢房在交通上并不连通,在空间上形成暗层,人们在暗层夹墙内存放贵重物品,另外还设有“机密档案储藏室“等,这在古代的一个小山村中是很值得研究。
天绘图院,是岁进士孙自修的居所,坐西朝东,三进院落,原为修建湘峪古堡时存放图纸的地方,院内过道门额题有“其旋元吉”四字匾额。
赵鸿猷院,为进士赵鸿猷宅院,与孙鲲化院左右相邻,院门门额有木刻匾额一块,上款为:“赐进士第户部员外郎赵鸿猷为,下款为“乙卯举人广西北流县知县孙鲲化赠”。
视履考祥院,因该院门额题有“视履考祥”而名。是一座十分规范严谨的四大八小的传统四合院,它因在抗日战争时期为“晋北县抗日政府”所在地,所以,民间习惯地称之为“县政府院”
私塾院,亦称“书房院”,该院门上题有“乐循理”,“乐循理”出自汉代大儒董仲舒《天人三策》的第三策,意为要把处善循理作为一种人生处世原则,要有良知,讲仁爱,守天理。
祠堂
孙氏祠堂位于古堡东城墙与赵鸿猷院之间。从祠堂的遗址来看,坐北朝南,为一进院,东西长约30米,南北宽约20米,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,呈长方形,现仅存的两根牌坊石柱倾斜在祠堂大门前。
东岳庙
东岳庙,位于湘峪村西侧,百姓习惯称之“西大庙”始建于明正德三年,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,共分为上中下三院,2006年破土动工,重新修缮。整个院落相通,粗柱大梁,斗拱相间,格扇相连,台阶相通,偏殿相接,四周相顾,浑然一体。